八十年来家国,八千里路铁血。黄河水仍在回荡不屈的咆哮,太行山永远挺起民族的脊梁。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山西新闻网推出融媒专题报道《抗战物鉴》。褪色的军毯还裹着战壕的余温、磨穿的草鞋丈量过山河的辽阔、珍藏的证书映照了家族的记忆……在岁月的烽烟之中,我们以镜为眸,以物为鉴,重温永不沉默的抗战史诗,汲取奋勇争先的精神力量。
一条普通军毯,却成为“三战老兵”。在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,有这样一条绿色军毯,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,见证中国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。
这条军毯的主人是杨勇上将,是他在平型关大捷中分到的战利品。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出师抗日的第一个大胜仗,也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,打破了“日军不可战胜”的神话。
展开剩余63%1937年9月,平型关战斗打响。时任八路军115师686团副团长的杨勇,亲率队伍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并负伤。战斗结束后,我军缴获了日军军毯1000多块。后经研究决定:凡是在后方医院疗伤的伤病员每人发一块军毯。杨勇也分得了一块。随后,军毯便陪伴着杨勇走过了近二十载的征战岁月。
1958年10月,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凯旋时,杨勇上将把这条军毯交给灵丘籍的司令部机要参谋武锦,并嘱咐道:“八路军在平型关的胜利来之不易!不少同志流血牺牲,灵丘的群众为部队带路,运送伤员,搬运物资,做出了很大贡献。我们不能忘记他们,请你回去替我问候灵丘的老乡们。”
武锦离休后回到故乡灵丘,经常拿这条军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。在平型关大捷70周年前夕,他把这块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的军毯交给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。
如今,军毯被整齐地摆放在纪念馆展柜里,以褶皱承载烽烟,以经纬编织信仰,倾诉着军民同心的鱼水情深,彰显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,见证着抗战精神的光辉伟大,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忘历史,奋发图强。
采写、编导:张晨阳(见习)
视频:杨昊
包装:王浩宇(实习)
制图:雷鑫悦(实习)
来源|山西新闻网
编辑|王丹审核|郭丽湘
发布于:山西省长胜证券-股票市场杠杆-炒股如何开杠杆-股票做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