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文章用简单的时间线,讲述了美国和中国在半导体和稀土领域的博弈,以及彼此对对方动作的反击和影响。
2018年,华盛顿突然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下手,把华为等公司拉进黑名单,声称这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。但具体有哪些证据、怎么证明,至今没有说清楚。两年后,美国又推出新招:规定全球企业只要用了美国技术、想卖芯片制造设备给中国,就必须先经过美国这道“许可关”——也就是要接受美国的控制和审查。到2022年,局势进一步升级,美国直接禁止对中国出口14纳米及以下的芯片设备。连全球最大的晶圆厂台积电也不得不对和中国的合作格外谨慎。
中国这边也在反击。2023年先把镓和锗等稀有金属的出口管控起来,年底又把石墨列入出口管制名单。到了2024年,管控力度更大:凡是涉嫌军事用途的镓、锗、锑一律不准运出;石墨的出口也要逐笔核对买家信息,背景调查不能省。到了2025年4月,稀土里的中重稀土元素,比如钐、钆等,也被列入管制清单。每装一车货都要单独办理许可证,出口变得极为繁琐。
展开剩余54%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在媒体中多次被引用,显示美国的稀土矿大部分需要送往中国进行精炼,库存也撑不了多久,军工企业因此着急上火,担心供应链被卡死。
美国的政界也在推动进一步收紧对中国芯片设备的禁令。中国商务部在10月9日突然宣布对策:凡是出口产品里含有哪怕极微量的中国稀土,只要比例达到0.1%,就必须获得北京的许可批文;包括台积电、三星等大型公司也被“拉进来”受监管。中国在稀土加工环节上反客为主,直接把美国那套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照搬回去。华尔街日报还算过一个账:如果美国想绕开中国的稀土链,至少要花五十亿美元,耗时十年;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,磁铁的库存顶多还撑半年。这一局棋,谁也承受不起太大损失。
美国智库CSIS的分析指出,这是中国把半导体战的招数反过来用的一场对等博弈。美国自1959年就开始进行长臂管辖,现在轮到自己吃亏。底特律的车企刚拿到稀土许可,马上就被附加上许多新的限制。外媒也在讨论:全球约有70%的稀土加工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,这场没有枪炮的战争,究竟谁先撑不住,成为人们热议的问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长胜证券-股票市场杠杆-炒股如何开杠杆-股票做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