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个月来,俄乌战场上虽然看不到俄军大规模进攻的场面,但莫斯科方面始终保持着咄咄逼人的军事姿态。然而就在上周短短几天内,俄军却在海陆空三线接连受挫,一系列罕见失利引发外界高度关注。
空中战场传来惊人消息。9月25日凌晨4时许,一架执行高空轰炸任务的苏-34战机在扎波罗热地区遭遇不测。当时这架价值5000万美元的先进战机正准备投掷滑翔制导炸弹,却在进入战区瞬间被乌军防空系统精准锁定。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,两枚防空导弹呼啸而至,战机在空中炸成一团火球,两名飞行员甚至来不及弹射逃生。
这已是苏-34今年第三次折戟沙场。值得注意的是,现场残骸的毁伤特征与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打击效果高度一致。这一细节证实了西方军援已悄然重返战场——只不过这次是以欧洲国家出资采购、美国提供装备的曲线援乌方式。对俄军而言,这意味着其赖以制胜的高空轰炸战术正面临严峻挑战。
展开剩余64%与此同时,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军防御体系也亮起红灯。9月25日白天,乌军特种部队配合无人机集群,对半岛南部一处关键军事设施发动突袭。数架自杀式无人机避开俄军S-400防空网的盲区,精准命中两座海上监控雷达站和两架安-26运输机。这些看似老旧的装备实则承担着黑海舰队撤离后留下的情报真空,它们的瘫痪直接导致克里米亚南部海域出现监控死角。
更令俄军震惊的是,其王牌武器伊斯坎德尔-M导弹系统的不败金身也被打破。乌军通过长达数月的情报侦察,锁定了俄军第448火箭旅位于苏梅前线110公里外的训练基地。在电子干扰掩护下,乌军无人机群成功压制铠甲-S防空系统,随后对导弹发射车和后勤车队实施精确打击。这场袭击不仅摧毁了该旅10%的重型装备,更暴露出俄军纵深部署的致命弱点。
分析人士指出,这些战果标志着美西方援助模式的重要转变。与之前简单提供武器不同,此次援助更注重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构建,特别是在情报侦察、电子对抗和精准打击等关键领域。正如军事专家所言:现代战争不再是单一武器的较量,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对抗。乌克兰正在这场系统战中逐渐占据上风。
(注:文中所有时间、数据及作战细节均引自公开新闻报道,为保护信息来源,部分作战单位信息已做模糊化处理。)
发布于:天津市长胜证券-股票市场杠杆-炒股如何开杠杆-股票做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